三要搭建组织文化展示教育平台。优化校园硬件环境,让校园的一草一木、一墙一室都变成感染人、教育人的活文化,让校园硬件增强文化软实力;根据办学定位与特色,吸收和彰显相关行业优秀的组织文化,让校园文化与学生未来就业单位的组织文化有机融合;有效利用校园网、校友网、就业网等创建用人单位组织文化展示展播专门栏目,有针对性地推介就业单位的组织文化;利用校园文化活动、招聘活动以及就业指导与组织文化研究课堂等载体,适度开展用人单位进校宣讲、组织文化模拟等组织文化进校园活动。这样既符合用人单位宣传推广的意图,又能让大学生便捷地了解用人单位的组织文化。 四要提高教师尤其是就业指导与组织文化研究教师的组织文化教学能力。先进的教学理念最终要依靠教师来实践。引导大学生研究和学习组织文化是所有任课教师的共同责任,其中就业指导与组织文化研究课教师负有最直接的责任,高校应创造条件鼓励和安排他们到企业、机关等单位考察、实践,积累对各类组织文化的感性认识和实践经验,提升其组织文化教学能力与指导能力。同时,也可以邀请社会各界精英进校园讲座,兼任就业指导与组织文化教育教师,丰富学校就业指导与组织文化研究师资来源,提升学校就业指导与组织文化研究教育的整体实力,通过社会精英把优秀的组织文化带进校园、课堂,实现文化育人、人入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凤凰网.人才贡献率26.6%意味着什么[EB/OL].http:// news.ifeng.com/gundong/detail_2012_05/23/ 14734700_0.shtml.2012-05-23. [2]麦克斯研究院.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82-127. [3][美]里尔登,等.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侯志瑾,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3. [4][美]吉斯伯斯,等.职业生涯咨询——过程、技术及相关问题(第2版)[M].侯志瑾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6-30. [5]郭园兰,钟秋明.通识教育视域下的高校就业指导误区及对策[J].现代大学教育,2011(5):105-110. |